- 张继龙;陈亚伟;曹石;
针对非奇异M-矩阵判定中特征值求解和逆矩阵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逐次迭代的判定算法,通过分析对角占优特性,在保证矩阵类别不变的前提下逐步调整矩阵列向量使其快速进入判定区间,显著降低了计算复杂度。通过几个典型计算示例验证了该算法在大规模稀疏矩阵的M-矩阵判定时的高效性。
2025年06期 v.45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鹏霄;
正项级数敛散性判定在无穷级数理论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分别比较达朗贝尔判别法与柯西判别法、拉贝判别法与对数判别法、高斯判别法与拟对数判别法的强弱关系,给出理论证明,并给出了相应的实例。
2025年06期 v.45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7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薛维顺;赵焕青;
讨论一类自然对数函数比的极限问题,给出相应的求解方法。利用自然对数函数的性质和无穷小的比较,求解不可导函数的极限问题。拓宽了解题思路,丰富了求解方法。
2025年06期 v.45 14-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7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邹诗宇;吴琼;
根据完全二部图的性质与结构特征,确定了完全二部图的L(p, q)-边跨度并给出相关证明。
2025年06期 v.45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姝萍;吴琼;
将无线网络抽象为无向图,网络中的站点群抽象为顶点集,传输给站点的代码抽象为对应顶点的标号,站点之间的关系抽象为边集,就可以将无线网络代码分配问题抽象为图的L(j, k)-标号问题,其中j≤k。基于无线网络代码分配问题,研究了距离图的L(j, k)-标号问题,确定了顶点数n > 4时距离图D_n(1,3)的L(j, k)-标号数。
2025年06期 v.45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敬军;
用■表示正整数n的■-正则分拆个数,通过使用q级数和模形式中的Hecke算子理论等,证明了两个关于■模2的同余关系,即当i∈{3,4,6}时,■;当j∈{7,10,14,15,18,19,20,21,22}时,■。利用Baruah和Berndt发现的一个同余式并结合q级数恒等式,证明了同余关系■。
2025年06期 v.45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开文;朱力;
基于A股企业2012—2023年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员工持股计划显著提升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缓解融资约束水平,增强员工议价能力是其重要影响路径;员工持股计划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在国有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中更加显著;当员工认购比例高,参与人数多,锁定期、存续期更长时,员工持股计划更有助于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相较于管理层,员工持股计划对普通雇员劳动收入份额提升的边际作用更大。同时,为优化员工持股制度提供了若干建议。
2025年06期 v.45 3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2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丽红;蒋杨;蔡天宇;马雨;刘浩;郑亚辉;
基于统计物理学的最概然分布方法,研究各向异性近独立粒子系统的热力学特性,导出了双玻尔兹曼分布函数。通过构建各向异性配分函数,阐明了内能、广义力及熵等热力学量的各向异性表达式。将双分布函数应用于理想气体,建立极化气体模型。分析表明,其内能与压强不仅依赖于各向异性温度,压强还受密度各向异性效应的显著影响。通过双麦克斯韦分布函数研究了沿极化方向的小孔泄流问题,发现分子流量与极化温度密切相关,在高温下分子流可达到经典值的2倍。该结果为分子流量的主动调控提供了潜在的理论依据。
2025年06期 v.45 42-4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小艺;王广宁;
以构筑高性能自支撑电极材料为目标,通过抽滤法将多酸基配位聚合物(化合物1)引入到Ti_3C_2T_x膜中,得到新型复合材料1@Ti_3C_2T_x。通过三电极系统测试化合物1和1@Ti_3C_2T_x的超级电容器性能。复合材料1@Ti_3C_2T_x在电流密度为8 A·g~(-1)时,比电容高达407.1 F·g~(-1),远高于化合物1(161.5 F·g~(-1));在电流密度为30 A·g~(-1)时,比电容仍然维持在339.2 F·g~(-1)。实验表明,使用多酸基配位聚合物作为层间间隔有效防止了Ti_3C_2T_x二次堆积,并阻碍化合物1脱落。复合材料1@Ti_3C_2T_x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开发多酸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提供了有效途径。
2025年06期 v.45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1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欢颜;张意浛;陈祥;马嘉慧;陈海青;吴昭君;程伟东;
通过热解Cu-MOF金属有机框架成功制备了具有空心多孔结构的CuO/C-350复合微球材料。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可见,制备的目标材料展现出多孔特性。原位小角X射线散射(SAXS)测试显示了CuO/C-350电极材料在第一次循环放电过程中的结构演变。利用CuO/C-350作为负极材料,对制备的锂离子电池进行了相关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这些微球体在1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保持709.5 mAh·g~(-1)的高可逆容量。这一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源于材料的空心多孔结构以及残余碳材料的良好导电性。尤其是在500m A·g~(-1)的高电流密度下,该材料还能提供641.3 mAh·g~(-1)的可逆容量,表明其在高倍率充放电条件下仍能保持较好的倍率性能。这种多孔结构为Li~+提供了更多的存储空间和更快的传输通道,使CuO/C-350复合材料成为具有良好前景的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
2025年06期 v.45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雨佳;孟庆欣;莫继先;
从高温期堆肥样品中筛选出5株耐高温且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放线菌,并制备成固体复合菌剂。通过纤维素降解酶活测定及菌株简化实验确定复合菌剂的降解能力及核心菌株。利用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优化固体复合菌剂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复合菌剂的滤纸酶活和纤维素酶活均高于单菌株,并在第13天酶活达到最高,GW-8菌株为该复合菌剂的核心菌株。优化的最佳固态发酵条件是碳源为淀粉,氮源为蛋白胨,初始含水量为40%,接种量为0.35 m L/g,45℃培养9 d,固体菌剂的孢子数可达1.63×10~8 CFU/g。在玉米秸秆降解实验中,添加固体菌剂的WB组降解率达到30.83%,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相比于未添加的处理组降解率提高了78.41%。高温放线菌固体复合菌剂有效提高了玉米秸秆降解率,可进一步应用于玉米秸秆的高温堆肥化处理及还田处理中,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2025年06期 v.45 5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冯嘉馨;吴鹏;刘志洋;郭茜茜;
以“京椒一号”辣椒胎座为实验材料,通过RNA-Seq技术在辣椒素积累期起点(C1)、峰值(C2)和终点(C3)构建辣椒circRNA数据库,筛选差异表达circRNA基因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以期探究circRNA的表达特征及其对辣椒素合成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共构建出9个样本文库,得到868 210 724个有效读数,数据可靠,满足后续分析。利用高通量测序共获得1 179个circRNA,其中有58.52%来源于外显子区域。在成对比较C1_vs_C3,C2_vs_C1,C2_vs_C3组间,分别筛选出46,38,30个差异表达circRNA。GO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circRNA来源基因主要涉及细胞过程、代谢过程和催化活性等功能类别。KEGG富集结果表明,差异表达circRNA来源基因参与色氨酸代谢、赖氨酸降解和丙酸代谢等代谢途径。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结果表明,差异表达circRNA的来源基因主要与调节前体物质的供应、催化关键步骤及维持合成途径的细胞环境相关,为后续挖掘辣椒素合成的关键基因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v.45 6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曾祥波;江兴龙;谢钦铭;石佳维;
假鱼腥藻(Pseudoanabaena sp.)是近年来常见的新型丝状蓝藻水华,为研究其生物防治措施,进行单种培养和混合培养,设置不同氮磷营养梯度,研究不同氮磷浓度比条件(1∶1,4∶1,16∶1,64∶1,256∶1)下,假鱼腥藻和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igaris)的生长及种间竞争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氮磷浓度的增加,两种微藻的最大生物量均呈增加趋势,假鱼腥藻最适生长的氮磷浓度比为64∶1,普通小球藻最适生长的氮磷浓度比为16∶1。混合培养中,两种微藻的比生长率均低于单独培养;生长前期假鱼腥藻是优势种,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普通小球藻成为优势种,且优势种发生变化的时间与营养条件有关;假鱼腥藻拐点出现时间在0.4~5.0 d,普通小球藻为1.4~5.7 d。不同营养浓度、氮磷浓度比对两种微藻的竞争抑制参数影响显著,低氮磷浓度比(1∶1,4∶1)、中低氮磷浓度比(16∶1)条件下,假鱼腥藻在竞争中占优势,假鱼腥藻对普通小球藻的竞争抑制参数(β)均大于普通小球藻对假鱼腥藻的竞争抑制参数(α);中高氮磷浓度比(64∶1)条件下则相反;高氮磷浓度比(256∶1)条件下,两者间竞争参数接近,不稳定共存。研究结果为揭示如何通过控制营养因子促进有益藻类生长,抑制假鱼腥藻的生长繁殖,并利用有益藻类调节养殖环境和提高水体初级生产力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06期 v.45 7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8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闪文飞;田跃信;刘民剑;栾小恒;端木凡林;
火麻仁是一种优良的油料作物,火麻仁粕是火麻仁在榨完油后的副产物。粕中的蛋白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植物蛋白资源,火麻仁榨完油后,将粕直接废弃掉,导致资源浪费。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取火麻仁粕中的蛋白质,先对火麻仁的脱脂工艺进行了改进,依次采用冷榨、压胚、低温萃取对其做脱脂预处理,脱脂粉碎后,再通过两次酸提法进行蛋白质提取,并对不同粒径火麻仁粕在蛋白质提取中的影响做了详细分析。研究表明,60目粒径脱脂粉的蛋白质提取率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120,100,80,40目粒径脱脂粉,其提取率达到68.1%,蛋白含量达到86.7%。因此,采用两次酸提法,并对脱脂工艺进行改进,选用60目粒径脱脂粉来提取火麻仁粕蛋白质,此工艺为火麻仁蛋白资源的研究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2025年06期 v.45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张萌;李怀永;张伟伟;
目前,癌症是全球第二大致死原因,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将上升为主要死亡原因。癌症发生发展的影响机制对于治疗癌症具有深远意义。HOX基因编码一个进化上保守的同源结构域转录因子家族,其家族成员与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和侵袭密切相关,HOXA10基因是HOX基因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具有HOX基因家族的共同特性,可参与机体发育、细胞代谢、细胞凋亡和自噬过程,其高表达与不良肿瘤预后显著相关。主要综述了HOXA10对癌症进展的调控机制,以期为癌症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2025年06期 v.45 87-9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国强;陈霜;王丽萍;张洪萍;
基于传播动力学理论,构建实习教师知识转化SECI模型,分析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内部化等阶段的动态关系,量化隐性知识显性化阈值及关键参数。令Λ为不断进入实习教师环境中的隐性知识总和在整个知识中的占比,β_1为环境中隐性知识转化为个人隐性知识的概率,μ为知识遗忘的概率,β_2为个人隐性知识转化为个人显性知识的概率,γ_1为顺利显性化的个人显性知识组合为组织显性知识的概率。仿真表明,当■时,无知识传播;当■或■时,显性知识显著提升,在提升个人显性知识占比方面,提升个人外部化能力的结果优于提升个人社会化能力。提出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资源库,建立和完善带帮机制及反馈机制等建议,以降低知识遗忘率,优化转化效率,促进教育实践中隐性知识的共享。
2025年06期 v.45 9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培华;刘文震;张小敏;
参数估计是概率统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研究生入学考试高等数学科目中的一个重要考点。受202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高等数学试卷中一道考题的启发,对此题进行拓展和深化,系统研究了均匀分布总体下基于极端次序统计量如何来构造参数的点估计,并讨论了不同估计量的有效性以及在均方误差意义下的最优估计问题。所用的处理方法和技巧,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2025年06期 v.45 100-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1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翠红;王建永;邹华;赵长青;
连接体类问题是物理力学部分的常见问题。在分析这一类问题时,经常用到一个结论,即通过杆或线连接的两物体沿杆或线方向的速度相等,这导致了很多人误认为通过杆或线连接的两物体沿杆或线方向的加速度也相等。结合实例,分析了这一错误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分析连接体类问题的若干建议,研究成果对连接体类问题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5年06期 v.45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高师理科学刊》是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齐齐哈尔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数学、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及教学研究论文.反映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热忱欢迎具有基金项目,且学术水平高、有创见性、实用性的稿件投向本刊.
2025年06期 v.45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