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鹏;杨峥;杨立敏;
在偏微分方程数值求解过程中,经常使用积分算子对连续问题进行离散化处理,导致面临与积分有关的数值解的误差估计问题。通过两个基本不等式和四个经典的范数,结合分部积分法,给出函数与其积分平均值之间的误差估计,并刻画两个函数乘积的积分平均值与二者积分平均值乘积之间的关系及误差界。
2025年09期 v.45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杨金媛;吴参钰;
基于2010—2022年中国除西藏、香港、澳门、台湾外其余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平衡面板数据,构建新质生产力与数实融合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研究数实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实融合显著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并可通过提高企业研发强度来实现;各地区数实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东部地区效果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较弱。基于此,提出加强区域差异化政策支持,提升企业研发创新能力,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实融合相关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加强跨区域合作与技术交流,完善监管和法律环境等政策建议,以推动中国数实融合和新质生产力的协调发展。
2025年09期 v.45 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6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余水祥;邵宇;唐耀宗;
数字经济的发展衍生出来新型产业和新模式,为我国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基于长三角城市群2003—2021年4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对城市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实证分析了城市数字经济对长三角地区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城市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就业规模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对高职能劳动者、中职能劳动者以及低职能劳动者均有正向影响,其中对中职能劳动者以及低职能劳动者的影响较大。
2025年09期 v.45 13-20+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邵宇;余水祥;唐耀宗;
自贸区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的融合已成为推动自贸区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基于自贸区2010—202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分别测算了各自贸区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采用修正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的潜在关系,并使用莫兰指数探究二者的空间特征。研究表明,自贸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两者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且西部地区不断崛起,东部地区表现较优;2022年,仅有部分自贸区的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耦合发展达到协调状态,多数自贸区仍未达到协调状态;各自贸区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并且聚集性主要呈现为高-高型聚集、低-低型聚集。
2025年09期 v.45 2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5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王旭坡;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熵值法和GM(1, 1)模型,对广东省经济发展及其各产业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利用灰色关联分析评估各产业对广东省经济的贡献,结果表明,第三产业,特别是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为突出,显示出广东省经济结构正从第二产业主导向第三产业主导转型。采用熵值法计算各经济指标的权重,并分析了2015—2022年广东省经济的综合得分。基于GM(1, 1)模型对2023—2027年广东省经济的综合得分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未来经济增速可能放缓,综合得分呈逐年下降趋势。针对这一趋势,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旨在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期 v.45 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3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何丽琴;王大利;许晴媛;
通过知识点网络构建知识点空间,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该学习路径不仅能够指导学习者对领域知识进行学习,同时满足阶梯式认知要求,保证学习者从基础知识的学习逐步迈向更高级的知识的学习。
2025年09期 v.45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4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贾家梁;刘晓华;张健;桑纪群;李瑞;
采用高精度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方法(MRCI),系统计算AsCl分子能量最低的三个解离极限对应的34个Λ-S电子态结构。为提高计算精度,同时引入戴维森修正(+Q)、芯-价电子关联效应(CV)和自旋轨道耦合效应(SOC)。基于MRCI计算获得的能量数据,绘制了对应的34个Λ-S电子态的势能曲线(PECs),通过数值方法计算了束缚态光谱常数,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进一步计算Λ-S电子态电偶极矩(DMs),分析其随核间距的变化规律;依据自旋轨道耦合矩阵元,揭示1~3Π与1~1Δ和1~1Σ~+电子态相互作用机制。最后,精准确定多个激发态至基态、跃迁偶极矩(TDMs)、弗兰克-康登因子(FCFs)及辐射寿命,为AsCl分子光谱特性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2025年09期 v.45 4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刘迪;关禹遥;樊越;曲秀荣;
研究了强耦合条件下,二能级原子与单模腔场构成的光力耦合系统的量子分布与相干特性。结果表明,系统平均光子数、二阶相干度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至0,Mandel Q参数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至0。耦合强度g对平均光子数、Mandel Q参数的影响并不明显。随着耦合强度的增加,二阶相干度的峰值降低,衰减加速且始终小于1,光场表现出反群聚效应。耦合强度g对光子数分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系统演化初期,较强的耦合使光子数分布趋向低光子数集中,并提升其峰值概率。
2025年09期 v.45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斗燕慧;康霄;王名扬;吴天昊;黄荣雁;李馨园;
连作障碍是指同一地块长期连续种植同种作物引发的土壤微生态失衡及生产力下降现象。为深入探究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碳酸盐黑钙土条件下玉米和大豆轮作调节根际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缓解连作障碍的机理,通过设置大豆-玉米-大豆轮作(RS)、玉米-大豆-玉米轮作(RM)、大豆连作(CS)和玉米连作(CM)4种处理,结合Illumina高通量测序检测作物根际土壤中的细菌群落结构与组成,并测定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轮作显著提升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RS和RM处理间细菌群落相似性高于连作,且作物种类对细菌群落的影响强于种植模式;酸杆菌门细菌和绿弯菌门细菌在所有处理中均为优势菌门,且轮作使变形菌门细菌相对丰度提高。冗余分析显示,有效磷、速效钾、全磷和全钾是调控细菌群落的关键因子,与根瘤菌目等12个细菌目显著相关。研究证实,轮作能够通过增强土壤酶活性和优化养分循环,重构根际微生态,以此来缓解连作障碍。
2025年09期 v.45 56-6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芮敏;董慧科;邓小宁;曾军;
为评估废弃工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风险水平以及来源解析,选取浙江省某废弃工厂作为研究区域,对土壤中不同深度Cu,Ni,Zn,Pb,Cd,As,Hg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污染负荷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以及环境健康风险模型对污染特征、风险水平进行评估,并结合相关性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解析污染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以无污染和轻度污染为主,并存在轻度生态风险,Hg,As是污染累积主要贡献因子,生态风险由Hg,Cd引起;各重金属元素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均可控,As是成人健康威胁的主要贡献者。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分为自然来源和工业来源,分别占比49.12%,15.45%。结果可为工厂废弃后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2025年09期 v.45 6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姜然清;吴迪;赵泮一;于杭;刘子锐;郭琳;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老龄化背景下体医融合驱动社区老年健康服务的价值、困境及策略。探讨加强老年人健康生活理念,提升老年健康生活质量,预防控制老年慢性疾病等方面的多维度价值。发现社区资源整合受阻,服务形式相对滞后,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等现实困境。提出政府协同社区资源整合,加强社区服务现代化,促进人才引进和培养等策略。
2025年09期 v.45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0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唐耀宗;殷芳;
分析了高校数学分析课程思政育人现状,针对高校目前在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课程思政教学方面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综述。对数学分析课程目标按照专业目标和育人目标等两个维度进行重新梳理,对数学分析课程思政元素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挖掘,以期真正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目标。
2025年09期 v.45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姜亦成;樊红云;王红;
在常微分方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经典的微分方程模型,包括常微分方程与偏微分方程模型。介绍方程模型建立的历史、发展以及模型的应用,基于数学模型,进一步优化常微分方程课程教学。
2025年09期 v.45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3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廉龙颖;王海玲;宋志君;赵岩;韩娜;游海晖;
SDN具有灵活的软件编程能力,可以根据管理员的意志来控制转发行为,从而驱动整个网络流量。提出了一种基于SDN的网络流量监测实验设计,通过Ryu控制器的监控和统计功能,实时监测交换设备各端口的流量情况。构建了Ryu控制器与Mininet交换模拟器的测试环境,通过模拟Do S攻击产生异常流量,利用网络流量监测系统实现异常流量通告。
2025年09期 v.45 85-8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5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陈婷婷;王广宁;孟庆国;
在新工科与航天科技发展背景下,探索“天宫课堂”实验融入大学物理的教学新模式,构建“现象观察-理论建模-天地验证-思政浸润”四位一体的教学闭环。以动量守恒定律为例,将抽象晦涩的力学定律可视化,有效打破理论与实验分离困境。同时,深度挖掘航天实践背后蕴含的科学家精神与国家科技成就,实现知识传授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该模式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大学物理课程改革及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提供创新路径。
2025年09期 v.45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8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龙林;
刚体转动惯量的计算是大学物理难点之一。从定义式出发,采用补偿法、平行轴定理和微元法计算了均质圆筒的转动惯量。通过三种不同难度层级的计算方法,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加强对刚体转动惯量定义式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灵活思考能力。
2025年09期 v.45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王雪凤;宋小进;刘冲;
旨在改进经典的索氏提取法,提高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实验的效果。从样品预处理、提取装置、浓缩装置和纯化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实验缩短了实验时长,提升了实验产率,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新仪器的操作掌握。实验的成功率显著提高,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激发了他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5年09期 v.45 96-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1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李雪;李军;
针对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BOPPPS(bridge-in,objective,preassessment,participatory learning,post-assessment,summary)教学模式引入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训练创新思维能力。以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COD)的测定为例,围绕“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合理设计教学,从课前、课堂、课后进行线上学习与实验操作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践。实践教学表明,学生全程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强化操作技能,增加学习广度和深度,考核评价有据可依,有助于实验教学效果的提升。
2025年09期 v.45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3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张明明;
地球科学基础实验课是地理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实践课程,可为后续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实践技能基础。然而随着地理科学专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已不能适应地理科学专业改革的需要,亟待开展相关改革。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了系列改革和优化方案,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并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地理科学专业其他实验课程改革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和思路。
2025年09期 v.45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正>《高师理科学刊》是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齐齐哈尔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数学、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及教学研究论文.反映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热忱欢迎具有基金项目,且学术水平高、有创见性、实用性的稿件投向本刊.1投稿须知1.1来稿文责自负,作者应保证其合法性.稿件无泄密之处,署名无误,未以任何文种正式发表,否则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承担.
2025年09期 v.45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下载本期数据